日本在各个层面,都保有相当独特的文化,其求职与职场文化尤其如此。我在日本公司做了三年多,跟着公司在台湾开拓了第一个海外分支,接着又往上海拓展。
一路走来,我看着这间此前经营思维仅限于本土的日本公司,到经历冲击、接纳、磨合、再造,如今积极向外拓展的过程,有很多发现和感触。
关于新人求职的就活文化,我自己没有亲身体验,在此便不着墨。我接下来将聚焦在日本的「职场文化」部分。
我的公司虽非典型或传统的日企,但在某些关键的决策时刻,仍会发现其骨子里还是流着日本的血液。加上实际了解了许多东京工作者的故事,也多少有些心得体会。
但要说明的是,以下的内容不适用于在日的欧美企业与创业公司,以及在海外已本土化的日企。下述这些现象与特色,比较常见于大型日式商社,或较传统的日本公司。
日企注重学校大于专业
日企注重学校多于学科,履历表上有一间好的大学,比实际念什么科系更重要。若同样以没有工作经验的新人来说,拥有研究所学历,也几乎不会对提高底薪有作用。另外不像国内不少企业对MBA有“近乎不理性的推崇”,日本本土职场对MBA学历相对无感(如今已有所改变)。
这或许与日本顶尖大学非常难考现象普遍有一定关系。对不少日本商社而言,选拔重点是求职者是否曾经通过激烈的竞争(大学入学考试),而不是在大学中学到了什么关键能力。毕竟日本大型企业的内部训练制度,也是出了名的扎实与严谨。
所以如果你问日本人大学的时候都在干嘛,经常会听到“都在喝酒”这样的回答(也有可能是故作谦虚)。
我在派遣到台湾时,协助了百余场面试。跟我自己后来去欧洲面试的经验相比,日本公司的面试问题非常着重「全方位地了解这个人」,包括他在意的事、价值观、未来规划等。
而这些问题都是我在其他国家的面试中,从来没被问过的。在欧美系国家,则非常针对特定工作技能的问题。
员工是一颗“螺丝钉”
找一个跟企业文化与气氛相近的人,是日企最看重的事情——既然要相处很久,能不能处的来,一定比你擅长做什么重要。
几年前一个日本朋友拿到HONDA的工作,她说不知道工作内容是什么,进去后才会被分配部门。员工在目前的岗位表现不好或遇到瓶颈,经常被调到其他类型的职位上——外国人或许很难想像竟然有这种事。
通常出了事或部门绩效不佳,日企不会觉得这是员工的错。他的上司、部门、环境等,都可能是影响因素,因此常把员工调到「应该更能发挥能力」的部门。虽然这样的调动,经常没有考虑到员工长久的职业发展。
如同大部分人的理解,日本公司相较于欧美公司,注重整体性多于员工的个体性。公司通常有个很明确的目标或愿景,员工会试着将自己的目标与之结合,共同为公司卖力。
在日本工作的国人
近年来,许多已经发展成国际企业的日本公司,在本土大量招募外国人,其中不少职缺是即使不会日语也没关系的。
然而公司在文化与习惯上却未必有相应的调整,导致许多特别是来自西方国家的人,很快就不适应并离职(老师类型的工作除外)。会留下来比较久甚至一待5-6年的,多数都是中国人且本来就有很好的日语能力,或对日本文化有依恋。
但对于中国人来说,由于外表上跟日本人没有太大差异,日文又讲得不错,日本人也经常不自觉地把我们当「自己人」对待,同时自然也加诸各种文化与礼仪上的高标准要求。
至于我这种,连日常生活几乎都要不够用的日语水平,当然也没办法跟当地人有太深入的讨论,还好我大多数的日本朋友都属于会讲英文的。然而好处是,日本人对我在职场应对、礼仪上的要求,也相对宽松很多。
职场上和日本人斡旋
基本上,绝大多数日本人在做商务决策的时候非常严谨。很多决定公司内部会一再讨论,他们有耐心等到产生一个最完美的方案为止,却同时也容易招致效率低、反应慢的批判。
有人跟我说过,应对日本人的方式,就是展现你无比坚强的决心与意志。后来我把它用在日本同事一些避而不谈的事情上,比如争取中国区薪资调整、外派补助调整等,只要立场够坚定和坚持(前提是合情合理),最后仍能推动这个企业文化进行改变。
我认识在日本工作的中国人,大多是喜欢日本文化,大学毕业后在这边当交换学生或念大学院,之后找到工作便长住下来的,久一点的,一待就是六七年以上的也大有人在。他们通常讲着流利的日语,试图或已经融入日本企业文化,享受着这里舒适的生活。
另外一些,则是直接进入大型外商(如Google)的日本分部,而在这里,语言与日本企业礼仪相对不重要,在公司中也不太有传统日企的气氛。
而像我这样不懂当地语言、单纯是因为调派而过去的人相对较少。但或许也因此,我比较容易对日本的企业特质感到有趣或惊讶。
时至今日,我已在美国工作与生活了两年,美国和日本的职场文化截然不同。回想过去,虽然对日本企业的保守与一板一眼仍有所抗拒,却也怀念整个公司如同一个大家庭,全员往同个目标共同努力的气氛... ...